品牌=产品+消费者。

发布时间:2022/7/30 10:10:27

“产品-消费者”这个坐标轴上,各种品牌理论和观念无非是左倾一点,还是右倾一点的问题。品牌就像一架天平,品牌塑造在产品和消费者之间来回摇摆,品类则可以视为是天平下方的那个支点。

传统时代的品牌塑造来自于对物的包装。比如给产品包装一个符号、一个商标、一个名字;包装一个卖点,一个定位;包装一种形象,赋予产品以态度、个性、情感,从而让产品产生溢价,赢得用户认同。

数字时代的品牌塑造来自于对人的运营。我们今天常谈的各种概念及营销手段,如场景、社群、交互、粉丝、私域流量、增长黑客,其出发点都是如何与用户形成连接,建立关系。

品牌从产品出发,但是由用户定义。用户形象决定了品牌形象,顾客认知价值决定了品牌价值。理解品牌-消费者关系,更能让我们抓住品牌的本质。

消费者关系决定你是什么样的品牌,应该如何打造品牌,品牌营销必须从用户生态出发。这就需要我们理解一个生物学概念,生态位。

生态位,指的是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,所占据的时空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的功能关系。如果我们将生态位这一概念引入商业环境。那么它指的就是一个企业、一个品牌所占据的市场空间和用户群体。

品牌战略要与企业的生态位相适配,企业品牌要从产品开发、渠道推广、品牌传播、内容、媒介选择等各方面去匹配生态位。尤其是品牌定义和品牌传播,一定要基于生态位展开。生态位的宽度,决定品牌的宽度。

做品牌核心是要经营生态位,因为企业最终要让用户来定义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,品牌是被消费者所拥有的。在各种品牌理论之中,有一个著名的品牌动力金字塔(Brand Dynamics Pyramid)模型。这一模型的核心是将品牌与其消费者的关系分为五个层级:存在、相关、表现、优势、绑定。只有了解品牌处于这一金字塔中的哪一层级,企业才能制定适宜的品牌战略并开展执行。

我们并不需要所有顾客对品牌的理解都一样多,对品牌的情感都一样深。从获客的角度来说,市场上的所有消费者对一个品牌来说只分为三类:现有顾客、潜在顾客、非顾客。而在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中,我们又可以根据顾客对品牌的需求强度和认同程度,将用户结构分成重要顾客、一般顾客和边缘顾客。

对品牌来说,要想与重要顾客建立连接。一方面是用户运营,让顾客参与到品牌行动中,对品牌产生归属感,在运营中还要强化品牌创始人、品牌团队和用户意见领袖的参与。另一方面,是通过品牌价值观、品牌故事、品牌理念这些情感和精神层面的内容注入,让顾客对品牌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,让品牌成为顾客的信仰。

针对一般顾客,品牌最重要的就变成了建立用户认知。品牌需要通过打造品牌标签,通过广告或内容去传递品牌价值,形成广泛的用户认知,从而促进用户购买。

边缘顾客就是购买频次特别低的顾客,他们的购买行为具有偶然性,或尝试性购买。从认知上来讲,如果你不持续向其宣传品牌,他就会忘了你的存在。针对这群人,品牌只需让其有初步印象,知道品牌存在就好了。

过去做品牌,品牌传播都是针对广谱人群去做,通过大众媒体针对所有人输出一样的品牌信息。然后在这所有人之中,一部分人发展出了习惯性购买行为,逐渐成为品牌的重要顾客。企业品牌再通过CRM对这群人进行客户关系管理。

现在做品牌,品牌传播的模式是反过来的。企业品牌首先需要抓住一群重要顾客,粘住他们,并以他们为原点向周边大众人群进行层层扩散,壮大品牌,逐渐进入大众消费市场。过去是分化筛选,现在是分层扩散。这一玩法的倒转意味着商业逻辑的转换。

今天的品牌建设,不是先打造符号和广告语,用其来定义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,而是先运营用户,在用户运营过程中,清晰品牌的定义。对于今天蓬勃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品牌,内容和用户运营成为品牌营销的首选,不仅成为品牌获取的手段,也真正定义了自身品牌是谁、为何存在、如何打造。理解品牌与用户的关系,对于今天打造品牌至关重要;理解生态位和用户生态,对于强化品牌-用户关系至关重要。